自贡网记者 黄鸿
“请问,从自贡市客运总站出发,乘坐几路公交车,到何站下车后换乘几号观灯专线可以达到彩灯大世界?”这不是外地观灯游客的咨询,而是一道出现在自流井区小学六年级期末质量评价中的一道综合性运用题。该题结合自贡实际,针对学生年龄特征和认知规律,考察了阅读理解、综合分析及解决问题的能力,新颖的题目受到教师、家长和学生的一致好评。
该题目给出了两段阅读材料,详细介绍了今年灯会的门票价格、门票优惠、免票人群及部分公交线路概况,要求学生根据材料完成问题作答。在期末质量评价后,该题目成为教师和学生热议的话题。自流井区某小学教师认为,“此题颇具地方特色,创设了真实的生活情景,融合书本知识和生活实际,有效考查了学生在阅读材料过程中提取关键信息的能力。”而部分学生家长表示,该题不仅具有人间烟火气,还激发了孩子对家乡的热爱之情。
此前,“鸡兔同笼”“注水放水”等题目颇受教育专家诟病,清华大学教授王文湛就痛批过此类脱离实际生活的考题。作为“自贡灯会”出题教师的自流井区基础教育中心的何晓秀表示,在小学六年级教材第三单元涉及“根据阅读目的选择合适的阅读方法”这一知识点,于是,自己将自贡城市名片融入考查题目,创设了一个观灯的真实生活场景,让学生在材料中有目的地选择公交线路、筛选购票信息,以考查学生的综合实践能力。
自去年国庆期间开始酝酿,经过构思、选材等程序,何晓秀仅半天时间即完成题目的设计,且一经推出运用便收获好评。她表示,此题的创新之处在于将死板的课本知识运用于学生的实际生活中,实现在“双减”背景下的学科融合和学以致用,在教育教学实践中,可以类化衍生更多此类题目,“能够得到教师和家长的认可非常开心,今后将进一步加强此类题目的设计,让考查学科知识同实际生活相结合。”
据悉,“双减”政策出台后,自流井区基础教育中心制定了《自流井区义务教育段作业设计评价标准》《自流井区关于加强义务教育作业管理的工作方案》等,更新教师作业设计理念,进而展开了由作业到课堂的教学改革,促进了教师教学水平的提高,增强了学生运用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真正做到“减量不减质”。
编辑:马莉莎
本文由用户:一刻时光 投稿分享,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点击这里联系)处理,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wenda.yktime.cn/5021.html